彼得堡 蟑螂

手里拿着蜡烛的利潘琴科在渐渐黑下来的房间中央停了下来;在阴面的斜形体也和他一起停了下来;在阴面的大胖子,利潘琴科的心灵,他的脑袋悬在天花板上;无论对所有东西的影子或利潘琴科的影子本身,他都不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沙沙沙的响声——通常的和一点儿也不神秘的沙沙声。

他非常厌恶蟑螂,而现在——他看到的——数十只这样的生灵;沙沙沙在响,它们跑进自己夹在烛光中间阴暗的角落里。于是——利潘琴科火了:

“该死的东西……”

接着便到一个角落里去拿地板刷子,那是一根很长的木棍,一头装着个鬃毛板刷:

“瞧你们,还少吗?!”

他把蜡烛放在地板上,一只手拿着地板刷子吃力地爬上椅子;现在,笨重的气喘吁吁的身体忽然出现在椅子上面了;因为用力,肌肉绷得紧紧的,一些器皿挤破了;头发都竖起来了;他举起地板刷子装着鬃毛板刷的一头驱赶着那爬着跑开的一堆;一,二,三,然后——把它们捅在鬃毛板刷下边:在天花板上,墙壁上,甚至——在格子柜的角落里。

“八……九……十一……”低声带威胁地说着,并边捅边使一个个斑点落到地板上。

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得赶一阵蟑螂。等捅死相当大的一堆后,他才去睡觉。

他终于走进卧室,用钥匙把门插上;然后,他把淌着油的蜡烛放在自己面前,看了看床铺(一段时间以来,这古怪的习惯成了他脱衣服时一个不可分离的特点)。

他已经脱完了衣服。

现在,浑身赤裸裸多毛的他正叉开双脚坐在床铺上,他那汗毛稠密的胸脯明显地露出女人般圆鼓鼓的乳房。

利潘琴科光身睡了。

蜡烛的斜对面,在有窗户的一道墙和书柜中间阴面黑黝黝的壁龛处,出现一个费解的轮廓:这里挂着裤腿管,形成一个类似人的样子——从这里看。利潘琴科一再改换挂裤子的位置,结果却总一样:一个类似人的样子——从这里看。

现在,他看到了这个类似人的东西。

而当他把蜡烛吹灭的时候,那轮廓颤抖了一下并变得更清晰了;利潘琴科伸手去拉窗帘;窗帘拉开了,飘起的白绵布哗啦啦响了一阵;房里闪过一道铜器发出的绿莹莹微光;在那里,从那里,一个炽热的圆盘从锡一般惨白的薄云中啪的一下掉进房里;接着……

在全绿的和仿佛是硫酸盐色的一道墙壁的背景上——在那里!——站着一个身影,穿一件旧大衣,脸部刷白、冰冷:像个——滑稽戏里的丑角,刷白的嘴唇含着微笑。利潘琴科光着脚往门那边走,一使劲把肚子和胸脯压在了门上(他忘了,门是插上的);他立刻被拖了回来;好像有一道滚烫的开水从他赤裸着的背部直浇到脚后跟;倒在床上后,他明白了,是有人切开了他的背部,就像切割洁白脱毛的小猪皮;他刚明白自己背部发生的事后,又感到同样的一道滚开水——在自己肚脐眼下。

接着,从那里传出一种嘲弄的沙沙声;以为是什么地方的气体——因为肚子已经被切开;当未经思索地对着空间摇摇晃晃的肚子耷拉下脑袋后,他浑身迷迷糊糊倒了下来,感到一团黏乎乎流淌的东西——在肚子上和床单上。

这是通常现实生活的最后一个意识的印象,现在,意识已经扩大了;它古怪的外围把行星都吸到自己里边去;还感觉到这些行星——互相分开着的器官;太阳通过心脏的扩大在运行;脊柱因为接触到火星轨道上的群星,炽热化了;肚子里爆发了火山。

这时候,身体无知无觉地呆着,脑袋耷拉到胸前,眼睛凝视着自己被切开的肚子;它突然倒下了——肚子贴在床单上;一只手摔在血淋淋的地毯上,手臂上的汗毛在月光下发出亮晶晶的棕色闪光;吊着下颚的脑袋往门一边倒过去,并用已经不转的瞳孔对着门那边;两道眉毛稀疏的拱形线亮晶晶的;床单上出现五个血淋淋手指的印迹,并戳着五个胖乎乎的手指。

……

灌木在呼啸,一道道白色鬃毛似的浪花从海湾上滚滚而来;它们通过一堆堆泡沫漂到岸边;它们冲刷着沙土地;它们犹如一片片薄薄的刮刀从沙土地上经过;直漂到咸水湖处,把盐的溶液灌进湖里,然后又反漂回去。灌木的树枝间,可以看到一艘摇摇晃晃的帆船,像一块透明的绿宝石;尖形翅膀似的船帆在空间划出薄薄一道线,船帆上方牢牢聚集着一团烟雾。

……

人们早晨进去时,利潘琴科已经不在了,有的——是一堆血,还有——一具尸体。这里曾经出现一个男人的身影——白白的脸上带着讥笑,一副不自在的样子;他留着一嘴小胡子,一嘴往上翘的小胡子。很古怪:男人拿死者当马骑;他手里紧紧握着一把剪刀;他伸长着这只手(46);他脸上——经过鼻子,嘴唇——爬着一只一个斑点似的蟑螂。

显然,他是疯了。

第七章结束

* * *

(1)题词为亚历山大·普希金《够了,够了,我亲爱的》(1834)一诗的头两行,作者对原诗的头一行作了改动。普希金原诗头一行为:“够了,够了,我亲爱的!心要求平静”。——原注

(2)哈乌里让卡尔是喜马拉雅山的一座山峰,高7144米,1913年以前错误地被认为同距它60公里的珠穆朗玛峰一样,是世界最高峰。

(3)指大学里的圣彼得和巴维尔教堂。

(4)据作者在回忆录《两个世纪之交》一书中记载,诺尔凯蒂是他在1886至1887年初的家庭女教师。——原注

(5)原文为德文,是德国诗人歌德的长诗《魔王》的头两行。——原注

(6)茹科夫斯基俄译歌德《魔王》的开头两行。——原注

(7)茹科夫斯基俄译歌德《魔王》的最后一句。——原注

(8)“令人讨厌的名字”,原文为拉丁文。

(9)“令人讨厌的名字”,原文为拉丁文。

(10)相当于英、德两国的“百万的五次方”,美、法两国的“千的六次方”,都是现代对最大数目的表示。——原注

(11)罗伯特·比利(1856—1920),美国极地旅行家,1909年4月6日成为首位到达北极的人。弗里特奥夫·南森(1861—1930),挪威海洋志专家,北极研究家和社会活动家,因对北冰洋进行探险出名。卢瓦·阿蒙特森(1872—1928),挪威北极和南极研究家,多次完成极地旅行,1911年12月14日成为首位抵达南极的人。

(12)对《圣经·旧约》中创世纪篇创世情景的幽默联想的产物。

(13)俄文的文章、公文中节、段及条约条例中的条款的符号为“§”。

(14)按天文学,与月球一年的运行相应共有十二星座,叫黄道十二宫。“黄道第十三宫”是作者对主人公文牍主义的条款的讽刺性说法。

(15)阿·弗·康欣,俄罗斯国家银行总管,当时俄国流通的钞票上都有他签名的复制品。——原注

(16)希腊神话中的冥河之一。

(17)希腊神话中的冥土。

(18)罗马神话中的冥土王后,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珀尔赛福涅。

(19)希腊神话中冥河的摆渡人。

(20)希腊神话中的凛冽北风之神。

(21)中东古城,罗马帝国时商业繁荣,是东西方联系的枢纽;18世纪以来,彼得堡被称为北方的帕尔米拉。——原注

(22)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是护法神,对胆敢违反宙斯者,他射出的箭必令其死亡。

(23)据希腊神话记载,西绪福斯曾以狡黠出名,所以在冥土受罚,他把巨石推上山,到了山顶巨石便滚下来,他又把它往上推,如此循环不止。

(24)可能是影射当时俄国总监察长波别多诺斯采夫。——原注

(25)“一生的经历”原文为拉丁文。

(26)原文本意“光脚”,俚语中作名词用时意为“流浪汉”,还与意为老板、大亨一词发音相近。

(27)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

(28)普希金《皇村中学的周年庆祝》(1831)中的诗句,其中提到的德里维克是诗人要好的同学之一,他在1831年1月去世。——原注

(29)指1904至1905年日俄战争时,原为俄国侵占的我国旅顺口于1905年1月被日军占领。

(30)普希金诗篇《够了,够了,我亲爱的!》(1834)的前四行,但多处与原作不符。

(31)出自普希金的诗《想从前》(1836),引用的诗句与原作略有不同。

(32)普列维的名字和父称。

(33)普希金诗篇《够了,够了,我亲爱的!》(1836)的后四行,但多处与原作不符。

(34)指1797至1800年由维·伊·巴任诺夫设计为沙皇巴维尔一世建造的米哈伊洛夫斯基宫,又称工程师城堡。巴维尔一世于1801年在宫内被杀。——原注

(35)指米哈依洛夫斯基宫大门两侧的两个外观对称相同的陈列馆。

(36)指米哈依洛夫斯基宫入口处的彼得一世纪念像。

(37)雕塑像底座正面的题词为:“献给曾祖父,曾孙于1800年。”

(38)设立于1698年,是俄罗斯帝国的最高级佩带。

(39)谢辽什卡是谢尔盖的爱称、昵称。

(40)指彼得一世首次建立的俄国大众博物馆。1718年彼得一世曾颁布命令,必须将人间、兽类中的“怪物”送交陈列馆。

(41)“再见”一词,原文为法文。

(42)“尼古拉”一词,原文为法文。

(43)这是作者对“深渊”的一种引起联想的类似物,他在190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深渊——对彼得堡的文学家来说是舒适的首要条件。”

(44)这句话来自《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23章第33节: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说:“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原注

(45)“别引诱我,没有需要……”是俄国作曲家格林卡(1804—1857)据诗人巴拉丁斯基(1800—1844)的抒情诗《失望》(1825)为词谱的一首歌曲中的歌词。——原注

(46)杜德金杀了利潘琴科后拿死者当马骑的形象是对彼得一世铜骑士形象的讽刺性模拟。——原注